**什么是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或仲裁过程中,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为了防止被执行人逃避执行,依法对其财产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以此保障诉讼或仲裁顺利进行,并使判决或裁决的执行得到保障。
**解除财产保全**
解除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解除对被执行人财产所采取的强制措施。当执行程序结束后、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执行义务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其他不应当继续执行的情形下,可以解除财产保全。
**解除财产保全后房子可以买吗?**
解除财产保全后,原则上被执行人对该财产享有处分权,可以买卖、抵押等。但需要注意以下特殊情况:
**1. 房产属于被查封的共有财产**
如果解除财产保全的是处于查封状态的共有财产,仅解除被执行人本人的份额,则其他共有人的权利不受影响,被执行人的份额仍然处于被查封状态,无法处分。
**2. 诉讼或仲裁尚未结束**
如果诉讼或仲裁尚未结束,法院或仲裁机构尚未作出判决或裁决,即使财产保全被解除,被执行人的财产仍然可能被再次查封,因此购房时需谨慎。
**3. 被执行人已进入执行程序**
如果被执行人已经进入执行程序,即使财产保全被解除,但执行程序尚未结束,被执行人的财产仍可能被用于执行,因此购房时需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查询清楚。
**4. 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决定**
在解除财产保全后,法院或仲裁机构可能会对被执行人财产作出其他处理决定,例如冻结、划拨等,此时被执行人的财产仍然无法处分。
**降低购房风险的建议**
为了降低购房风险,建议购房者在购买解除财产保全的房子时采取以下措施:
1. 仔细核实房产的产权信息,确认房产所有权的唯一性,了解是否存在共有人或抵押权人。
2. 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查询解除财产保全的具体原因,确认执行程序是否已经结束。
3. 获取法院或仲裁机构出具的解除财产保全的书面证明,作为购房凭证。
4. 聘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律审查,全面评估房产的法律风险。
**总结**
解除财产保全的房子一般可以买,但购房者需注意特殊情况,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以降低购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