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损害权利人利益,而在诉讼开始前或进行中,根据权利人的申请,依法采取的限制或者禁止被申请人处分其财产的强制措施。
财产保全制度的设立,旨在为权利人实现其合法债权提供保障,避免其胜诉判决难以执行或无法执行,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案件范围主要包括:
1. 金钱给付的案件:这是财产保全最常见的情形,例如贷款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等,权利人请求对方支付货款、租金等金钱债务的,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2. 可以金钱折算的案件:有些案件虽然并非直接涉及金钱给付,但其标的物可以按照市场价值进行折算,例如侵权案件中,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该赔偿金额虽然尚未确定,但最终可以通过评估确定具体的数额,因此也属于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
3. 需要担保的案件:在某些特殊类型的案件中,法律规定当事人需要提供担保,例如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等,此时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担保,以保障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担保,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案件都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例如,涉及身份关系、人身自由等人身性质的案件,一般不能申请财产保全。此外,如果案件已经进入执行程序,权利人也无需再申请财产保全,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财产保全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1. 根据申请时间不同,可以分为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
诉前保全是指在提起诉讼或仲裁前申请的财产保全,需要符合特殊情况的规定,例如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将会使申请人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等。 诉讼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申请的财产保全,权利人可以在起诉的同时或在诉讼进行的任何阶段提出申请。**2. 根据法院审查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单方保全和双方保全:**
单方保全是指法院在仅听取申请人意见的情况下,根据其提供的担保,直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单方保全适用于情况紧急,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的情形,但申请人需要承担更高的举证责任和担保责任。 双方保全是指法院在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双方意见后,再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双方保全更有利于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效率相对较低。**3. 根据保全对象不同,可以分为:
动产保全:例如查封、扣押车辆、船舶、机器设备等。 不动产保全:例如查封房产、土地等。 权利保全:例如冻结银行存款、股权等。 其他财产保全:例如禁止被申请人提取保管物、禁止被申请人转让特定的债权等。财产保全制度作为保障权利人实现债权的重要手段,在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诚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财产保全的范围和分类,对于当事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实践中,建议当事人积极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根据具体案情选择合适的保全方式,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