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财产保全是一种司法保障措施,目的是在诉讼过程中防止债务人转移或隐匿财产,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担保则是为债务履行的履行提供担保的法律手段。财产保全与担保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探讨,阐述财产保全能否以担保为保证。
**财产保全与担保的概念**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在诉讼过程中对被申请人财产采取冻结、扣押、查封等措施,以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隐匿其财产。财产保全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申请人的诉讼请求能够得到实现。
担保是指为债务履行而提供的担保,包括人身担保和物权担保。人身担保指由保证人、连带责任人承诺在主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代为履行;物权担保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以其财产权利为债务履行提供担保。
**财产保全与担保的关系**
财产保全与担保在目的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都旨在保障债权人的权利。但在性质、范围、法律后果等方面存在差异。
性质不同:财产保全是诉讼中的一项司法强制措施,而担保是一种合同关系,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 适用范围不同:财产保全仅适用于有争议的诉讼案件,而担保可以适用于任何债权债务关系。 法律后果不同: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的财产形成限制处分,违反者将承担法律后果;担保对债权人而言是一种追索权,违反者将承担违约责任。**财产保全可以用担保吗?**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财产保全能否以担保为保证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肯定观点:认为财产保全可以以担保为保证,理由是担保具有为债务履行提供保障的性质,可以代替财产保全的强制执行措施。 否定观点:认为财产保全不能以担保为保证,理由是担保与财产保全的性质、范围、法律后果不同,担保不能替代财产保全的强制执行措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本解释第二百六十四条至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担保不当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补正;拒不补正的,驳回申请。本条规定不适用于当事人因执行仲裁裁决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查封、扣押被执行人账户上存款、汇款的。"该条规定表明,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财产保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以担保为保证。
财产保全以担保为保证的适用条件**
人民法院在决定是否准许财产保全以担保为保证时,会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申请人的诉讼请求是否合法合理:只有申请人的诉讼请求具有正当性,才能考虑以担保为保证进行财产保全。 被申请人是否存在转移、变卖、隐匿其财产的可能:如果被申请人有转移、变卖、隐匿其财产的可能性,且该可能性较大,则需要考虑以担保为保证进行财产保全。 担保人的偿还能力:担保人的偿还能力是保证财产保全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如果担保人的偿还能力不足,则不应准许以担保为保证进行财产保全。 其他因素: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作出是否准许财产保全以担保为保证的决定。以担保为保证进行财产保全的程序**
以担保为保证进行财产保全,需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提出申请: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说明诉讼请求、财产保全理由、拟提供的担保等事项。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财产保全的条件。 责令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决定准许财产保全的,会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 提供担保:申请人按照人民法院的裁定提供担保。 执行保全:人民法院收到担保后,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结语**
财产保全与担保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特定条件下,财产保全可以用担保为保证。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申请人诉讼请求的合法性、被申请人转移、变卖、隐匿其财产的可能性、担保人的还款能力等因素,作出是否准许财产保全以担保为保证的决定。以担保为保证进行财产保全应符合法定程序,以保障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