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主要是被告)转移、隐匿或毁损财产,以逃避执行,依法采取的限制当事人处分财产的强制性措施。财产保全具有保障债权实现、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当事人和解等积极作用,是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中,财产保全的费用缴纳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对于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实践做法。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完善建议。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财产保全可以分为诉讼保全和保全执行。诉讼保全是请求权人在提起诉讼前或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将来生效的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而申请的财产保全。保全执行是指申请人在执行程序开始前,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隐匿财产,以保障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的顺利执行而申请的财产保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行为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申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驳回申请:(一)申请人未提供担保,且 법원이 직접 보존할 것을 명하지 않은 경우; (二) 请求의 보전이 필요하지 않거나 보전의 목적을 달성할 수 없음이 명백한 경우; (三) 신청이 다른 사건에 관한 판결 또는 중재판정의 집행을 회피하기 위한 것임이 명백한 경우; (四) 신청이 권리의 남용에 해당하는 경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作出解除保全的裁定。”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担保,但法律并未明确规定结案后财产保全担保费的缴纳主体和缴纳时间。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问题,各地法院做法不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由申请人继续缴纳。部分法院认为,虽然案件已经结案,但财产保全措施仍然有效,申请人应继续缴纳保全担保费用,直至解除保全。
(二)由被申请人缴纳。部分法院认为,案件已经结案,如果申请人申请继续保全,应由被申请人承担保全费用,因为被申请人是保全措施的直接受益者。
(三)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缴纳。部分法院认为,结案后财产保全费用的缴纳,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双方当事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再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裁定。
目前,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问题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法律依据不明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仅规定了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提供担保,但对于结案后财产保全担保费用的缴纳主体和时间,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各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难以统一。
(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申请人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需要申请财产保全,并承担相应的费用。但在案件已经结案的情况下,申请人如果继续承担保全费用,无疑会加重其诉讼负担,损害其合法权益。而由被申请人承担保全费用,也可能会损害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当被申请人对原案件结果不服,正在提起上诉或申诉的情况下。
(三)影响司法效率。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问题的争议,往往会导致案件久拖不决,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也降低了司法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完善我国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机制,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立法,明确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主体和时间。建议在《民事诉讼法》或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的承担主体和时间,避免因各地理解不同而导致司法实践混乱。例如,可以规定对于一审案件,结案后如需继续保全,原则上由申请人继续缴纳保全费用,但如果被申请人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提起上诉的,可以由被申请人提供反担保,申请人无需继续缴纳保全费用。对于二审案件,结案后如需继续保全,原则上由申请人继续缴纳保全费用,但如果被申请人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有履行能力的,可以免除其缴纳保全费用的义务。
(二)建立健全财产保全担保机制。建议扩大财产保全担保的范围,除传统的保证、抵押、质押外,还可以引入财产保险、融资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降低当事人的担保成本,提高担保效率。同时,可以探索建立财产保全担保基金制度,为无力提供担保的当事人提供担保服务,保障其诉讼权利。
(三)加强对当事人的释明与引导。法院在受理财产保全申请时,应充分告知当事人财产保全担保的法律规定以及可能产生的费用,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保全方式和担保方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结案后财产保全缴费问题,涉及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司法公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财产保全担保机制,加强对当事人的释明与引导,对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权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