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调解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转移、隐匿财产,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申请财产保全成为一种常见的保障措施。然而,财产保全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实践中关于这笔费用的承担主体也存在争议,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财产保全费用是指人民法院为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
(一)申请费:申请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缴纳的费用。
(二)担保费:申请财产保全,申请人一般需要提供担保。如果申请人选择由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则需向担保公司支付担保费。
(三)保全费:法院为执行财产保全裁定,委托有关单位进行财产查封、扣押、冻结等所产生的费用,例如,财产查控费、评估费、保管费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遵循以下原则:
(一)申请人先行垫付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申请有财产保全的,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申请人败诉的,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这意味着,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先行垫付相关费用。
(二)最终责任承担原则:财产保全费用的最终承担,并非由垫付方决定,而是根据案件的审理结果或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确定。一般来说,胜诉方有权要求败诉方承担其因保全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申请费、担保费和保全费。如果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方式,则应按照协议约定执行。
在调解过程中,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情况更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情形
1.协议中明确约定了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这种情况下,按照协议约定执行即可。
2.协议中未约定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合理分担原则等确定费用承担。例如,如果申请财产保全一方的诉求在调解中得到支持,可以要求对方承担部分或全部保全费用;如果双方当事人均有一定过错,可以协商分担保全费用。
(二)调解不成或协议未履行的
1.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程序中,财产保全费用将作为诉讼费用的一部分,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2.调解达成协议但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守约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时,财产保全继续有效,已经产生的费用由违约方承担,后续产生的费用也由违约方承担。
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
(一)申请人恶意申请财产保全。如果查明申请人恶意申请财产保全,例如明知对方没有转移、隐匿财产的风险,却仍然申请财产保全,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被申请人可以要求申请人承担赔偿责任,包括财产保全费用。
(二)被申请人存在过错。例如,被申请人故意隐匿、转移财产,导致申请人不得不申请财产保全的,即使调解最终达成协议,申请人也可以要求被申请人承担部分或全部保全费用。
为避免财产保全费用承担的争议,建议:
(一)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以及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
(二)申请人在申请财产保全时,应谨慎评估申请的必要性,避免恶意申请。同时,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便在后续的程序中证明自己的主张。
(三)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充分了解财产保全的情况,引导当事人对保全费用承担进行协商,并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
总之,调解过程中财产保全费用的承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公平原则进行分析。当事人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妥善处理相关事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