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诉讼措施,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隐匿财产,依法对其财产采取的诉讼强制措施。财产保全的种类多样,其中查封、扣押、冻结是常见的保全方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解除财产保全,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财产保全申请解除申请书 被保全财产清单 解除财产保全的担保或者保证金当事人符合财产保全解除条件的,应当向办案法院提交财产保全解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保全财产的种类、数量、价值 申请解除保全的理由 申请解除保全后对债权人的权益是否有影响,如何避免对债权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当事人应当根据被保全财产的种类,选择以下方式提出申请:
查封财产的,向作出查封裁定的法院提出申请 扣押财产的,向作出扣押裁定的法院提出申请 冻结财产的,向作出冻结裁定的法院提出申请法院收到财产保全解除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1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解除的裁定。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驳回申请。法院对申请作出的裁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异议,否则裁定生效。
法院准予解除财产保全的,应当立即解除保全措施,并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当事人申请解除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或者保证金。担保或者保证金的数额,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解除财产保全:
申请人已依法向被申请人履行义务 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足以保障申请人的债权 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被申请人的财产足以清偿申请人的债权 人民法院认为不需要继续保全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在审理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时,对金融机构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一般应当在担保不足以保障其债权时方予准许。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二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依法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解除。违反本规定擅自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由人民法院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财产保全解除是对财产保全措施的一种撤销,其目的在于防止财产保全措施被滥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解除的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司法权威 保障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