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财产保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各种损失,对财产的取得、保管、使用、清理等方面所进行的全面管理和控制活动。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产保全控制的目标
财产保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保财产的真实存在。通过定期盘点、核对等方式,确保企业账面财产与实际财产一致,防止财产虚增、损失等问题。
2. 防止财产的毁损和丢失。通过建立健全财产保管制度、加强财产保管人员的责任心等措施,防止财产因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毁损、丢失。
3. 保证财产的合理使用。制定合理的财产使用制度,明确财产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使用责任等,防止财产被滥用、浪费。
4. 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加强财产管理,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降低财产的使用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财产的经济效益。
二、财产保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财产保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产的取得控制
财产的取得控制是指对财产购置、建造、投资等环节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确保财产取得的合法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具体措施包括:
1. 制定严格的财产购置审批制度。企业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财产购置计划,并对财产购置申请进行严格的审批,防止盲目购置、重复购置等问题。
2. 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企业应选择信誉好、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明确的购销合同,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3. 加强对财产验收和入库的管理。财产到货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确保财产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要求。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并建立健全财产台账。
(二)财产的保管控制
财产的保管控制是指对财产储存、维护、保养等环节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防止财产的自然损耗和人为损失。具体措施包括:
1. 建立健全财产保管责任制度。企业应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财产保管责任,做到“谁使用,谁负责;谁保管,谁负责”。
2. 设置专门的财产保管场所。企业应根据财产的种类、性质等设置专门的财产保管场所,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如防火、防盗、防潮等。
3. 定期进行财产盘点。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进行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财产,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财产的使用控制
财产的使用控制是指对财产使用、领用、调拨等环节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防止财产的浪费和损失。具体措施包括:
1. 制定财产使用制度。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财产制定相应的财产使用制度,明确财产的使用范围、使用期限、使用责任等,并严格执行。
2. 加强对财产领用、调拨的管理。企业应严格执行财产领用、调拨手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于查询和监督。
3. 推行财产租赁制度。对部分闲置的财产,可以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处置,以提高财产的使用效率,并增加企业的收入。
(四)财产的清理控制
财产的清理控制是指对财产报废、出售、转让等环节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包括:
1. 制定财产报废、出售、转让制度。企业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财产报废、出售、转让制度,明确审批程序、处置方式、收入分配等内容。
2. 严格执行财产报废、出售、转让审批手续。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财产,应经相关部门鉴定后,报请主管部门或董事会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理。对出售、转让的财产,应进行公开招标或拍卖,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 加强对财产清理过程的监督。企业应加强对财产清理过程的监督,防止财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三、加强财产保全控制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产保全控制,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财产保全控制的重要性,将其纳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
2. 明确责任,落实到人。企业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财产保全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
3. 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财产保全教育,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使其掌握财产保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强化监督,严肃处理。企业要建立健全财产保全监督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财产保全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总之,财产保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财产保全控制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财产保全控制制度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以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