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开始之前,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藏匿、变卖财产,从而影响人民法院裁判执行的,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由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行为。财产保全是诉讼保全的一种,因其在诉讼开始前实施,故称为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财产保全的目的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和裁判的顺利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为:
1. 存在担保债务
担保债务是指在诉讼中有给付金钱、有价证券或其他同类标的物义务的给付之债,包括债务人基于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等法律关系而负有的给付金钱、有价证券或其他同类标的物的义务。
2.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
(1) 被执行人或者可能被执行人有转移、藏匿、变卖财产等逃避债务行为的;
(2) 被执行人或者可能被执行人即将转移、藏匿、变卖财产且有证据证明的;
(3) 因执行依据性质,需要对财产予以扣押、查封、冻结或者采取其他保全措施的。
符合诉前财产保全条件的申请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并附具下列材料:
1. 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2. 证明债权和担保债务的证据;
3. 有符合前述诉前财产保全适用条件的情形的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收到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后,应当在48小时内进行审查。审查是否符合诉前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的条件:
1.审查申请人的主体资格和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2.审查被执行人是否存在转移、藏匿、变卖财产等逃避债务行为,或者即将实施上述行为的证据。
3.审查保全措施是否适当,必要性是否充分。
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诉前财产保全条件的,应当作出裁定准许保全;认为不符合诉前财产保全条件的,应当作出裁定驳回申请或者要求申请人补正材料。
人民法院裁定准许诉前财产保全后,应当立即执行。根据裁定内容,分别采取不同的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禁止处分等。
1. 查封是指将被执行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扣置,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负责,中止其使用、收益权。
2. 扣押是指将被执行人的动产扣留,交由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保管,短期内不得使用。
3. 冻结是指将被执行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汇票、股票等财产冻结,不得存取、转让或质押。
4. 禁止处分是指禁止被执行人处分其不动产,包括销售、出租、赠与、抵押等行为。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诉前财产保全:
1.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2.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的;
3.人民法院审理认为不符合诉前财产保全适用条件的;
4.采取保全措施后,不符合保全条件或者保全条件消失的。
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担保。担保方式包括保证金、银行保函、抵押等。
申请人因恶意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损害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在诉前财产保全中玩忽职守或者滥用职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诉前财产保全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和裁判顺利执行的重要措施。人民法院在审批诉前财产保全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确保保全措施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申请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保全措施,并提供相应担保。被执行人应当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执行诉前财产保全,不得转移、藏匿、变卖财产。司法机关应当加强对诉前财产保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公正有效地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