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期间财产保全问题
作者: Bard (AI语言模型)
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实现的重要措施,在二审程序中,财产保全申请仍然是当事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 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概述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过程中,为防止当事人转移、隐匿、毁损财产,导致将来生效判决难以执行,人民法院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采取的,对当事人的财产或争议标的物进行控制的措施。二审期间的财产保全,是指在二审程序进行过程中,由二审法院或一审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了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一)申请人必须是与本案有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需要采取保全措施的理由,即申请人必须提供证据证明,不立即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将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三)必须是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
二、 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主体与管辖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期间的财产保全,既可以由一审法院作出,也可以由二审法院作出。一般情况下,在当事人提出财产保全申请后,由案件受理法院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案件受理后,如果一审法院已经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二审法院可以继续采取该财产保全措施,也可以解除或者变更。
对于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管辖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七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的,由财产所在地或者被申请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申请财产保全,一审法院已经作出裁定的,当事人就同一财产申请提供担保或者追加担保的,由一审法院裁定; 当事人在一审期间申请财产保全,一审法院已经作出裁定的,当事人就同一财产以及与该财产有关的财产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的,由一审法院裁定; 二审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决定财产保全的,由二审法院裁定。三、 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类型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财产保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查封、扣押、冻结。这是指人民法院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限制性措施,禁止被申请人处分该财产。其中,查封适用于不动产、特定动产和权利;扣押适用于动产和权利凭证;冻结适用于存款、股票等财产。 责令提供担保。这是指人民法院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担保如果败诉,将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如果被申请人拒不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其他措施。这是指法律规定的其他财产保全措施,例如,禁止被申请人转移、隐匿财产,或者限制被申请人提取存款等。四、 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申请和审查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以下内容:
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所、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所、联系方式; 申请财产保全的事实和理由; 申请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 财产保全的数额;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裁定不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说明理由。当事人不服财产保全裁定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五、 二审期间财产保全的解除和担保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申请人的起诉或者申请被驳回的; 人民法院认定不应当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担保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被申请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结语
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得以实现的重要制度。当事人要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积极申请财产保全,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要注意财产保全的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