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若认为有必要,可以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全,以防止被申请人转移、变卖、毁损财产,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恶意财产保全是指申请人在没有充分证据和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为达到非法目的而故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提出保全申请的行为。
恶意财产保全的条件
构成恶意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存在保全申请; 申请人主观上恶意; 客观上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害。恶意财产保全的处理方式
撤销保全
如果法院查明申请人的财产保全申请系恶意为之,应及时撤销保全,并责令申请人赔偿被申请人的损失。当事人也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对申请人的恶意保全行为提起异议,由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并裁定。
追究法律责任
恶意财产保全行为可能涉嫌民事侵权、敲诈勒索,甚至刑事犯罪。受害人可以依法追究申请人的民事、刑事责任。如恶意财产保全中捏造事实,提供虚假证据,涉嫌伪证的,应追究刑事责任。若恶意财产保全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被追究滥用诉权责任。
如何起诉恶意财产保全
收集证据
立案前,受害人应收集保全申请恶意性的证据,如:申请人与被申请人无纠纷或纠纷系申请人故意挑起,申请人提供虚假证据或捏造事实等。
起诉状制作
起诉状应包括:
原告的基本信息及诉讼主体资格; 被告的基本信息; 诉讼请求(请求法院撤销保全,赔偿损失); 事实和理由(陈述恶意财产保全的经过、证据及法律依据); 证据清单及副本。立案
受害人应向恶意财产保全行为发生的法院提起诉讼。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的,法院应当立案。
举证质证
庭审中,原被告双方应对自己的主张举证,法院根据证据情况对案件进行质证。
判决
法院经过审理,查明恶意财产保全成立的,应判决撤销保全,责令申请人赔偿被申请人的损失。若还构成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应根据情节追究其民事或刑事责任。
注意事项
举证难度大
恶意财产保全的认定需要充分的证据证明,因此取证难度较大。受害人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申请人恶意保全的书面材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无纠纷的证据、证明申请人提供虚假证据的证据等。
诉讼时效
恶意财产保全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自恶意财产保全被执行之日起计算。受害人应注意及时起诉,避免超过诉讼时效。
保全费用赔偿
如果恶意财产保全被撤销,申请人应承担保全所产生的费用,如财产保管费、评估费等。受害人可以在起诉中提出保全费用赔偿请求。
结语
恶意财产保全行为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当事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权利。法院在处理财产保全申请时应严格审查,对恶意保全行为及时制止,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