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期财产保全法律条文
财产保全制度是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实现的重要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胜诉方往往面临着“赢了官司却执行不了”的尴尬境地,而财产保全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财产保全制度,是指人民法院以及其他国家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为保证将来生效的判决、裁定能够得到执行,或者为保障当事人的其他合法权益,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性措施的制度。财产保全既包括诉讼保全,也包括诉前保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产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财产保全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拓宽,这对财产保全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重点对上诉期财产保全的法律条文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上诉期财产保全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第一百零二条 保全措施采取后,利害关系人应当在三十日内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逾期不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第一百零八条 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第一百零九条 上诉期间,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一百四十四条 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当事人提出上诉,保全措施是否变更有争议的,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第一百四十五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的变更或者案件审理的情况,对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财产保全裁定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从上述法律条款可以看出,财产保全措施并非仅适用于诉讼阶段,在当事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前,如果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也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并且,法律规定上诉期间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这也意味着,如果在一审过程中已经采取了财产保全措施,那么在上诉期间,财产保全措施继续有效,不因上诉而当然停止。
二、上诉期间申请财产保全的主体和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能够申请财产保全的主体包括:
(一)案件的当事人
案件的当事人,是指与案件的诉讼标的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原告和被告。无论是否申请过诉前保全或者一审阶段是否申请过财产保全,当事人均可以在二审阶段申请财产保全。
(二)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是指与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利害关系人申请诉讼保全,是指案外人因诉讼标的与其权利存在直接利害关系,为防止生效判决难以执行,而申请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利害关系人虽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是案件的结果与其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法律也赋予了其申请财产保全的权利。
申请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需要提供担保
申请财产保全,应当提供担保。担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如果申请有误,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可以由担保财产进行弥补。担保的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和定金等,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担保方式。
(二)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
财产保全措施的实施,不应当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如果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过当,可能会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法院在裁定是否采取措施时,应当慎重考虑,严格审查。
(三)采取保全措施的价值与申请人的请求大体相当
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的金额,应当与其诉讼请求的范围大体相当,不应超过其请求的数额或者范围。财产保全的目的在于保障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如果申请保全的金额或者范围过大,可能会对被申请人造成过重的负担,也不利于案件的顺利解决,不利于当事人之间的公平。
三、上诉期间如何申请财产保全?
上诉期间,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向二审法院提出申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五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请诉讼保全,应当提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地等基本信息,写明申请保全的财产、请求采取保全措施的原因、提供的担保以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此外,申请人还应当向法院提供能够证明其主张的证据材料,比如能够证明其与被申请人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协议等,以及能够证明被申请人存在财产转移、隐匿等行为的证据材料等。提交的证据材料应当真实、合法、有效,不得伪造、变造或者隐匿证据材料,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结语
综上所述,财产保全制度在维护司法公正、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法律对财产保全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当事人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积极行使权利,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