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商事诉讼中,诉讼保全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为权利人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实践操作中,申请人往往倾向于申请保全远超诉讼请求价值的财产,以期在诉讼中占据更有利地位,但这却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民商事纠纷数量不断攀升,诉讼保全案件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申请保全财产远超诉讼请求价值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
1. 金额明显 disproportionate:申请人提出的财产保全数额明显高于其诉讼请求金额,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原告主张被告违约金100万元,却申请保全被告1000万元的财产。
2. 范围 overly broad:申请人要求保全的财产种类和范围过于广泛,超出了与其诉讼请求相关的财产,例如,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原告要求保全被告名下的所有房产、车辆,而不仅仅是与债务相关的财产。
3. 目的 improper:部分申请人利用诉讼保全制度,试图通过过度保全给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其妥协或放弃抗辩,而非真正为了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保全财产远超诉讼请求现象的出现,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与主观因素密不可分:
1. 立法规定过于原则:我国现行法律对保全财产的数额和范围规定较为原则,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为过度保全提供了可乘之机。
2. 诉讼风险意识增强: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事人的诉讼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为了避免胜诉后无法执行或执行困难,倾向于在诉讼之初就尽可能多地保全对方的财产。
3. 申请人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申请人只需提供被申请人可能转移财产的初步证据,即可申请财产保全,而无需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主张的债权或其他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申请保全的门槛。
4. 部分当事人滥用诉权:部分当事人为了达到不正当目的,恶意利用诉讼保全制度,通过过度保全给对方施加压力,干扰正常诉讼秩序,损害对方合法权益。
保全财产远超诉讼请求的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1. 损害被申请人合法权益:过度保全限制了被申请人对自身财产的正常使用和处分,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停产、破产等严重后果。
2. 浪费司法资源:保全财产远超诉讼请求,增加了法院的审查和执行工作量,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影响了司法效率。
3. 破坏营商环境:过度保全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了规范诉讼保全行为,防止过度保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需要从立法、司法和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1. 完善立法,明确标准:建议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保全财产的数额和范围,制定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标准,避免过度保全的出现。例如,可以考虑根据不同案件类型,设定保全财产的上限,或者规定申请人需要提供与其诉讼请求相匹配的担保。
2. 严格审查,加强释明:法院在审查保全申请时,应严格审查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判断其申请保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对于明显超过诉讼请求的保全申请,应当依法驳回。同时,法院应当加强对当事人的释明工作,引导当事人理性行使诉讼权利,避免过度保全。
3. 建立赔偿机制:对于因申请人恶意申请过度保全而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的,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赔偿机制,由申请人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 deter 恶意保全行为。
4. 加强宣传,引导自律:加强对诉讼保全制度的宣传,引导当事人依法理性行使诉讼权利,尊重对方合法权益,共同维护良好的诉讼秩序。
保全财产远超诉讼请求,是诉讼保全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司法和社会监督,可以有效规范保全行为,防止过度保全,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