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采取强制措施,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全,以防止其转移、隐藏或者变卖财产,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那么,财产保全能保全几个账户?
一、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二、财产保全能保全的账户数量
财产保全的账户数量没有明确限制,具体视申请人的申请、被申请人的财产情况和人民法院的裁定而定。原则上,人民法院可以对被申请人的所有银行账户进行保全,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三、人民法院保全账户的原则
人民法院在决定保全账户数量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财产保全的原则:即在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最小的保全措施。 比例原则:即保全账户的数量应当与申请人的诉讼请求和被申请人的财产状况相适应。 合理原则:即保全账户的数量应当符合实际情况,既不能过多地影响被申请人的正常生活生产,也不能因保全账户过少而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四、财产保全账户的种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财产保全措施,对被申请人的账户进行保全:
冻结 划拨 扣留 查封 其他能够实现财产保全目的的措施五、财产保全解除
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应当在解除财产保全的情形出现时及时解除财产保全。解除财产保全的情形包括:
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 人民法院认为不再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六、久悬未决的财产保全账户
对于长期未决的财产保全,人民法院应当定期审查,并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如果财产保全措施期限届满,人民法院未作出是否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裁定的,申请人可以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
七、财产保全账户的异议
被申请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认为人民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不当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接到异议后及时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裁定。
八、结语
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应当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坚持上述原则,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财产保全账户的数量。此外,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解除不必要的财产保全措施,以避免对被申请人的生活生产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