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相关知识
一审结束财产保全有效吗
发布时间:2024-06-14 02:11
  |  
阅读量:

一审结束财产保全有效吗?

一、财产保全的性质和作用

财产保全是一种诉讼保全措施,指人民法院在诉讼中,为防止发生行为人转移、隐匿或毁损其财产行为,为确保将来判决的执行或生效而采取冻结、扣押、查封、扣留等措施,以确保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作出判决前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

有证据证明有转移、隐匿、毁损财产可能,且行为人为自然人的; 冻结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冻结或者划拨被申请人其他财产权; 查封、扣押被申请人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财产; 扣留被申请人的收入; 其他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案件。

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经审查符合保全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执行。被申请人对保全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待复议裁定作出之前,保全措施继续执行

三、一审结束财产保全的效力

关于一审结束财产保全是否有效,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

观点一:一审结束保全失效

此观点认为,人民法院在作出一审判决后,诉讼的目的已经达到,执行程序将开启,此时财产保全措施不再具有执行依据,因此一审结束财产保全失效。

观点二:一审结束保全继续有效

此观点认为,一审判决并不能自动转化为执行依据,执行依据还需经过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法院审查、生效程序。在一审判决未执行之前,仍有可能发生被申请人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行为,因此一审结束财产保全继续有效。

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05条规定:“一审终结后尚未执行、双方均未提出上诉,人民法院应当继续进行执行。”

四、对一审结束财产保全的建议

为避免财产保全失效导致债权人权益受损,建议债权人在以下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

一审判决生效后,应及时向法院申请进入执行程序; 在法院审查执行申请阶段,应提交充分的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毁损财产的可能; 对一审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应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特别提醒的是,债权人应关注执行程序的进展,避免因执行程序长期搁置导致财产保全失效。

五、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一审结束财产保全是否有效,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倾向于继续有效。债权人在一审判决生效后,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财产保全的延续性,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