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相关知识
抚恤金能否被财产保全
发布时间:2024-06-10 08:32
  |  
阅读量:

抚恤金能否被财产保全

**前言**

抚恤金作为一项特殊性质的赔偿性款项,其能否被财产保全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本文将从法律依据、司法实践和理论分析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当事人和司法实务提供参考和指导。

法律依据

对于抚恤金能否被财产保全,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财产保全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财产保全的范围包括...(四)能够执行的劳动报酬以及法定福利待遇”。本条中并未明确提及抚恤金,留下了一定的解读空间。

司法实践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抚恤金是否可以被财产保全,不同法院存在不同的判决结果。

一种观点认为,抚恤金具有扶助性的性质,属于个人利益,不属于可执行的劳动报酬或法定福利待遇,因此不能被保全。如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6)民初终字第185号民事判决书中指出“抚恤金不同于工资、津贴、补助等性质的劳动报酬,具有扶慰、抚养家属性质”。

另一种观点认为,抚恤金是因被执行人死亡而产生的替代性赔偿,属于被执行人劳动报酬或法定福利待遇的一部分,可以被财产保全。如最高人民法院(2016)民申字第148号民事裁定书中明确指出“抚恤金是劳动者因工死亡后,其遗属或法定继承人依法获得的赔偿金,应当认定为可执行的劳动报酬”。

理论分析

抚恤金的性质和归属关系到其是否可以被财产保全。抚恤金既具有补偿性,也有救助性和扶助性。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1. 补偿性:**抚恤金是因被执行人死亡而对家属或法定继承人进行经济补偿,其本质上是一种赔偿责任。从这个角度看,抚恤金与劳动报酬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具有可执行性。

**2. 救助性和扶助性:**抚恤金也带有救助和扶助的性质,旨在帮助家属或法定继承人渡过因被执行人死亡造成的经济困难和生活变故。从这个角度看,抚恤金更偏向于个人利益,不应被执行。

**3. 现实考量:**如果认定抚恤金可以被财产保全,可能导致家属或法定继承人在补偿和救助面前陷入两难境地,影响其基本生活和经济保障。因此,在判定抚恤金能否被保全时,应充分考虑其救济和扶助的功能。

建议

综合考虑法律依据、司法实践和理论分析,本文建议对于抚恤金能否被财产保全,应当采取以下做法:

1. **区分不同情况:**对于因工死亡或因重大过失或故意造成他人死亡而获得的抚恤金,因具有补偿性,应当认定为可执行的劳动报酬,可以被财产保全。

2. **慎重执行:**对于因非工伤死亡或过错轻微而获得的抚恤金,因具有较强的救助和扶助性质,只能在案情特殊且必要时,经法院审查批准后方可予以保全。

3. **保障基本生活:**在执行抚恤金时,应当兼顾债权人的权益和被执行人家属或法定继承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避免过度执行而影响其生存保障。

**结语**

抚恤金能否被财产保全是一个复杂且争议较大的问题。通过本文对法律依据、司法实践和理论分析的剖析,提出了区分不同情况、慎重执行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建议,旨在为司法实务提供参考和指引。相信随着法律和司法解释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对抚恤金性质和功能的深刻理解,对于这一问题的认定和执行将更加规范和合理。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