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是指法律上的行为,目的是防止财产或权利遭到侵害或变动,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具体实施中,保全主要是通过冻结财产的方式实现的,即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采取措施,限制财产所有权人处分或使用其财产。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对自己的财产原则上是不能申请保全的。这是因为保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权利免受侵害,而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和处分权是法定的权利,无需通过保全来保护。如果对自己的财产申请保全,可能会导致权利滥用和法律关系混乱。
虽然原则上不能对自己财产申请保全,但在以下例外情形下,可以例外: 1. 为了防止诉讼标的被变更或转移:如果财产所有权人有将财产转移给第三人或者处分财产的风险,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以防止诉讼标的被变更或转移,影响诉讼的正常进行。 2. 为了执行裁判文书:如果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文书要求财产所有权人履行特定义务,但财产所有权人拒不履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以强制执行裁判文书。 3. 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善意第三人对财产享有合法权益,但财产所有权人有损害第三人权益的风险,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保全,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符合例外情形,需要申请保全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全条件的,将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保全的期限一般为一年,可以根据需要申请延期。
法院可以采取的保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冻结银行存款:冻结被申请人保全的银行存款,禁止其支取或转账。 2. 查封动产:将被申请人保全的动产封存,禁止其移动或使用。 3. 查封不动产:将被申请人保全的不动产贴封,禁止其转让或变卖。 4. 禁止处分特定财产:禁止被申请人处分特定财产,如禁止转让股权、禁止拍卖财产等。
在保全期间,如果保全的条件消失或者不成立,或者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法院可以裁定解除保全措施。如果被申请人认为保全措施不当,也可以向法院申请解除保全。
对自己财产申请保全,原则上是不被允许的。但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下,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申请保全,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申请保全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全条件的,将裁定采取保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