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人财产纠纷也随之增多。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了防止对方转移、变卖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往往会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小额财产保全就是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本文将深入探讨法院对于小额财产保全的审理原则和支持条件,以期为相关当事人提供法律指引。
**一、小额财产保全的界定**
小额财产保全是指法院对价值较小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等限制处分措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处理执行异议和复议申请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小额财产保全的标准由各地高级人民法院自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各地规定的小额财产保全数额在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二、法院审理小额财产保全的原则**
法院审理小额财产保全申请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适度原则:法院在保全财产时应遵循适度原则,避免过度保全造成申请人的不必要损失。 及时性原则:法院应及时审理保全申请,防止当事人转移、变卖财产,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li>平衡原则:法院在保全财产时应充分考虑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和保全措施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在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兼顾被申请人的正当利益。**三、法院支持小额财产保全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的规定,法院支持小额财产保全的前提条件有:
有证据证明需要保全:申请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隐藏、转移、变卖财产等逃避执行行为,保全措施是必要的。 申请人是利害关系人:申请人需具备因被申请人的行为可能造成合法权益受损的利害关系。 保全财产价值不大:保全财产的价值符合小额财产保全的标准。 提供担保:申请人须向法院提供担保,以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措施造成的损失。**四、法院对小额财产保全的审查程序**
法院对小额财产保全的审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提交申请:申请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书面保全申请,并附具相关证据材料。 审查材料:法院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小额财产保全的条件。 听取陈述:法院会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见和陈述,以便全面了解情况。 裁决结果:法院在综合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保全的裁决。**五、法院不予支持小额财产保全的情形**
在符合前述条件的情况下,法院也会有以下几种情形不予支持小额财产保全:
对被申请人生计造成重大影响:小额财产保全措施可能导致被申请人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充分:申请人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被申请人有逃避执行行为,保全措施没有必要性。 申请人恶意申请:申请人以不正当的目的申请保全,损害被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结语**
小额财产保全是诉讼中常用的保全措施,对于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法院在审理小额财产保全申请时,会遵循适度、及时、平衡原则,严格审查申请人的条件和证据。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申请人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当事人在申请小额财产保全时,应充分准备证据材料,并结合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申请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