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损害时,肇事司机除了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和医疗费赔偿外,有时也会面临巨额的经济赔偿责任,为避免肇事司机在事故发生后转移或隐匿财产,影响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法律规定了财产保全制度,允许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有证据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且不立即保全将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
有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证据的行为,或者有转移、隐匿、变卖、毁损财产、转移财产出境的危险; 当事人死亡、失踪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且无法及时通过其他措施保全其财产; 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怠于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或有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的行为;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需要保全证据;
*申请人需要提供担保,以防财产保全后,被申请人未实施前款所列行为,或者被申请人胜诉,而财产保全对被申请人造成损害的。
在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申请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申请书,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财产保全的理由、申请保全的财产等内容;
*2. 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
3. 医疗费、鉴定费等相关费用证明;
*4. 被申请人有转移或隐匿财产的证据,如银行流水记录、转账记录、车辆行驶证等;
*5. 担保函或担保金。
人民法院收到财产保全申请后,将依法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人民法院将裁定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保全措施可以包括冻结银行存款、查封车辆、查封房屋等。
在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或者变更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将根据被申请人的申请和提供的证据,对是否继续保全或者变更保全措施做出裁定。
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要及时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财产保全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一年不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保全。 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隐匿、变卖财产的风险,否则人民法院不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要提供担保。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以避免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要及时跟进。在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后,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及时跟进案件进展,适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或者变更财产保全措施。财产保全制度对于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在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及时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肇事司机转移或隐匿财产,影响赔偿责任的履行。然而,在申请财产保全时,需要注意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注意事项,以保障自身权益和维护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