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请求法院对特定争议事项依法作出裁判的行为。起诉的目的是通过法院的裁判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它是一种请求法院保护权利的方式。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禁止转移或变卖等临时性措施,以防止财产被转移或变卖,确保判决得以执行的行为。财产保全是诉讼中的一种辅助措施,旨在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判决得到执行。
## 主要区别 起诉和财产保全在以下方面存在主要区别: ### 1. 适用范围 * 起诉适用于法律规定的所有民事、经济纠纷。 * 财产保全仅适用于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或变卖财产逃避执行危险的案件。 ### 2. 申请主体 * 起诉由有权提起诉讼的主体提出,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财产保全由原告或即将生效判决书的申请人提出。 ### 3. 申请条件 * 起诉的条件是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资格,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 财产保全的条件是:有证据证明被申请人有转移或变卖财产的危险,有财产可能被藏匿、转移或变卖的证据。 ### 4. 审理程序 * 起诉经审查后符合条件的,法院会立案并审理。 * 财产保全需先经申请人提出申请,法院审查后符合条件的,会裁定予以保全。 ### 5. 法律效果 * 起诉被法院受理后,即产生诉讼时效中止、被告不得处分争讼财产等法律效果。 * 财产保全经法院裁定后,被申请人的财产将被限制转移或变卖,只有法院解除保全或案件终结后才能解除限制。 ## 程序比较 ### 起诉程序 1. 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状、证据材料等。 2.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 3. 法院审查起诉状,符合受理条件的立案。 4. 法院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判。 ### 财产保全程序 1. 准备申请材料,包括财产保全申请书、证据材料等。 2. 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 3. 法院审查申请材料,符合条件的裁定予以保全。 4. 法院执行保全措施。 ## 案例分析 **案例1:债权人起诉债务人** 债权人A向法院起诉债务人B,要求偿还欠款。A提供借条等证据证明债务存在。法院受理了A的起诉,并对B进行了传唤。在案件审理期间,A发现B正在变卖其名下的财产。A遂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审查后,裁定对B的名下房产进行查封。 **案例2:胜诉原告申请财产保全** 原告C在某合同纠纷案件中胜诉,法院判决被告D向C支付赔偿款。判决生效后,D拒不履行赔偿义务。C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审查后,裁定对D名下的车辆进行扣押。 ## 总结 起诉和财产保全都是诉讼中的重要手段,但两者在适用范围、申请主体、申请条件、审理程序和法律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区别。起诉是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请求保护方式,而财产保全是保障诉讼顺利进行、判决得到执行的辅助措施。当事人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合理利用起诉和财产保全程序,以最大程度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