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正升担保,我们为您提供法院财产保全担保,解封担保,继续执行担保,工程类所需要的银行保函,履约保函,支付保函等
相关知识
财产保全怎么立案
发布时间:2023-11-09 12:48
  |  
阅读量:

财产保全是指在诉讼、仲裁等法律程序中,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将被申请保全的财产暂时性地勒令对方不得处分。

财产保全立案是指将财产保全申请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经过审核和审查后,形成保全裁定书的过程。

那么,财产保全怎么立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准备材料

在立案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财产保全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包括:

(1)财产保全申请书:申请书应详细说明申请人及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明确申请保全的财产种类、数量、价值等信息,以及保全的目的和依据。

(2)证据:提供能够证明申请保全的合法性和紧急性的证据材料,例如合同、票据、账目等。

(3)身份证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

(4)其他相关材料: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提供其他与申请保全有关的材料。

2. 提交申请

收集完所有的材料后,将其整理成册并按要求装订好。然后,将申请书及相关材料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

3. 审核和审查

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对申请进行审核和审查。审核主要是检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并初步判断申请保全的必要性和恰当性;审查则是对申请内容的实质性审理。

4. 裁定结果

经过审核和审查后,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依法作出保全裁定。如果申请符合条件,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发出保全裁定书,裁定被申请人暂时不得处分相关财产。同时,裁定书还会明确财产保全的具体措施和期限。

5. 履行保全义务

根据保全裁定书的要求,双方需要履行各自的保全义务。申请人需提供相应的担保,并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用;被申请人则必须遵守裁定书的约定,暂时不得处分相关财产。

总结起来,财产保全立案包括准备材料、提交申请、审核和审查、裁定结果以及履行保全义务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程序并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全裁定,才能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