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单位财产的管理和使用是许多机构、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有效保障单位财产安全,许多单位会编写财产保全书,对财产进行规范化管理。那么,单位如何写财产保全书范本呢?下面将为您详细解答。
财产保全书是单位对财产进行规范化管理的书面文件,它全面、系统地对单位财产的保管、使用、处置等进行规定,是单位加强内部管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编写财产保全书,有利于单位加强对财产的监管,防止财产流失;也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维护单位的合法权益。
编写财产保全书的第一步是确定财产范围。单位财产一般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以使用价值为主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在建工程是指正在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包括土地、建筑安装工程等;无形资产是指具有长期效益、不具有实体存在形式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流动资产是指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之外的资产,如对外投资、外币资金等。
编写财产保全书的第二步是明确财产管理职责。单位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财产管理工作,并明确其职责。财产管理部门或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
制定和完善财产管理制度: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财产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建立和维护财产台账:对单位的财产进行全面、细致的登记,建立和维护财产台账,及时记录财产的变动情况。
开展财产清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产清查,核对账实关系,查清财产变动情况,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加强财产使用管理:制定财产使用规程,明确财产使用范围和使用责任,规范财产使用行为,提高财产使用效率。
严格财产处置程序:制定财产处置制度,明确财产处置的条件、程序和权限,严格按照规定处置财产,防止财产流失。
开展财产安全教育:组织开展财产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财产保护意识,树立节约意识,杜绝浪费行为。
编写财产保全书的第三步是制定财产管理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是单位财产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是规范财产管理行为、维护单位财产权益的重要保障。制定财产管理制度时,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财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财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财产登记制度:明确财产登记的范围、程序和要求,确保财产登记工作全面、准确、及时。
财产保管制度:规定财产保管的责任、措施和要求,确保财产安全完整。
财产使用制度:明确财产使用原则、审批程序和使用责任,规范财产使用行为,提高财产使用效率。
财产处置制度:规定财产处置的条件、程序和权限,严格财产处置管理,防止财产流失。
财产核查制度:明确财产核查的范围、方法和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产核查,确保财产账账、账实相符。
财产报告制度:规定财产报告的范围、内容和时限,及时掌握财产变动情况,加强财产监管。
编写财产保全书的第四步是建立财产台账。财产台账是单位财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掌握和控制单位财产的基本手段。建立财产台账时,应根据单位财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财产目录,并及时记录财产的变动情况。财产台账主要包括:
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单位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包括资产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值、使用部门和责任人等信息。
在建工程台账:记录单位正在建设中的工程项目,包括工程名称、地点、投资总额、建设进度、负责人等信息。
无形资产台账:记录单位的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包括资产名称、类型、取得时间、价值、使用部门和责任人等信息。
流动资产台账:记录单位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包括资产名称、数量、价值、使用部门和责任人等信息。
其他资产台账:记录单位的其他资产,如对外投资、外币资金等,包括资产名称、类型、数量、价值、使用部门和责任人等信息。
为确保财产账账、账实相符,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是全面核对账实关系、查清财产变动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现和纠正财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财产监管的重要措施。开展财产清查时,应成立财产清查小组,制定清查方案,明确清查范围、方法和要求,并组织人员进行全面、细致的清查。财产清查主要包括:
固定资产清查:重点核对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账账、账实关系,查清资产的变动情况,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在建工程清查:重点核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总额、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情况等,确保工程建设规范有序进行。
无形资产清查:重点核对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账账、账实关系,确保资产完整、账目清晰。
流动资产清查:重点核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账账、账实关系,查清资产变动情况,确保资金安全。
其他资产清查:全面核对其他资产的账账、账实关系,查清资产变动情况,确保资产安全。
为有效保障单位财产安全,单位应加强财产安全防范措施。财产安全防范是单位财产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防止财产流失、维护单位权益的重要保障。加强财产安全防范措施时,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健全财产安全防范体系,全面提高财产安全防范能力。财产安全防范措施主要包括:
加强人防措施: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财产保护责任,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督管理,杜绝违规操作和内部盗窃行为。
加强物防措施:充分利用监控设备、报警装置等物防手段,加强对财产存放场所的安全防范,防止外部人员的盗窃、抢劫等行为。
加强技防措施: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等技术手段,建立财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财产的动态监管和智能化管理。
加强制度防范:制定和完善财产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财产管理流程,加强对财产使用、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消除安全隐患。
总之,单位编写财产保全书,是加强内部管理、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编写财产保全书,有利于单位全面、系统地规范财产管理行为,提高财产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单位财产安全。在编写财产保全书时,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财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财产管理制度,建立详细的财产台账,定期开展财产清查,并加强财产安全防范措施,全面提高财产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单位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