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伤赔偿案件中,很多受伤职工会担心用人单位转移资产,导致自己无法得到赔偿。那么,工伤案件可以申请财产保全吗?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条件有哪些?如何进行财产保全?本文将全面解析工伤财产保全的相关问题,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情况紧急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可能因职工伤亡事故、交通事故等发生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
由此可见,工伤案件中受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属于“情况紧急的利害关系人”,在用人单位有可能转移、隐匿财产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并不是所有工伤案件都适合申请财产保全,只有在满足以下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会受理财产保全申请:
情况紧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申请人必须证明情况紧急,如果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具有保全的财产:申请人需要明确被申请人的财产情况,包括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等,以方便人民法院查封、冻结。
具有被保全人的违法行为:申请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保全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或者有逃避债务的意思表示。
工伤案件中可以申请财产保全的范围主要包括: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工伤导致人身损害的情况下,可以申请保全用人单位的财产,包括货币资金、银行存款、股息、红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库存商品等。
医疗费用垫付案件:在工伤职工正在治疗期间,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垫付医疗费用,可以申请财产保全,要求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医疗费用。
工伤保险待遇案件:在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中,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可以申请财产保全,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案件中财产保全的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材料:申请人需要准备好身份证明、工伤认定决定书、情况说明、财产清单等材料。
向人民法院申请:申请人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的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并提交相关材料。
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在收到财产保全申请后,会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并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冻结银行存款、查封财产等措施,并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申请人提供担保:人民法院会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以防止因错误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而给被申请人造成损失。
人民法院解除保全:在人民法院判决后,或者申请人撤回起诉、申请人承认债务等情况下,人民法院会解除财产保全。
案例一:
王某在某建筑公司工作期间受伤,经工伤认定,属于工伤。王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建筑公司支付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费用。仲裁委员会裁决建筑公司支付相关费用。建筑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王某担心建筑公司转移财产,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审查后,裁定冻结建筑公司银行账户内的存款。最终,法院判决建筑公司支付王某相关费用,并在判决后解除财产保全。
案例二:
李某在某机械公司工作期间受伤,经工伤认定,属于工伤。李某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机械公司支付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仲裁委员会裁决机械公司支付相关费用。李某担心机械公司转移财产,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但由于李某提供的证据不足,无法证明机械公司有转移财产的行为,法院未予受理。最终,法院判决机械公司支付李某相关费用。
工伤案件中,受伤职工可以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用人单位转移资产,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财产保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和范围,申请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和材料。人民法院在审查后,会采取相应的保全措施。如果您遇到工伤案件中财产保全的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